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一個基於wiki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網路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為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用他們所選擇的語言來書寫而成的,是一個動態的、可自由訪問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

維基百科全書,自2001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截至2008年6月,維基百科條目數第一的英文維基百科[1]已有240萬條條目,而所有264種語言的版本共突破1,000萬條條目,總登記用戶也超越1,200萬人[1],其中條目數前15名的維基百科共佔總條目數的71%,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進行閱覽和修改,英語維基百科的普及也促成了其它計劃,例如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等計畫的產生,雖然也造成對這些所有人都可以編輯的內容準確性的爭議,但如果所列出的來源可以被審察及確認,則其內容也會受到一定的肯定。

中文維基百科於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截至2008年6月,中文維基百科已擁有194,070條條目,此外還設有其他獨立運作的中文(漢語)方言或版本,包括閩南語維基百科、粵語維基百科、文言文維基百科、吳語維基百科、閩東語維基百科、贛語維基百科、及客家語維基百科等。

維基百科本身有四個引人註意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使維基百科與傳統百科全書有所區別:

資料或會出錯,因為沒有專人對每個項目作出檢查,就像現在一樣,我可以隨時修改內容。然而,對於以上所言,的確有事實根據,《明報》於2008年6月23日中,報導了「蘇格蘭家長教師會表示,現在愈來愈多學生直接從網際網路上抄襲不準確的資料到他們的功課上,維基百科正是學生抄襲的主要來源。維基百科是供網民自由編輯的動態網上百科全書,當中上載的資料很多都沒有學術研究人員認證。蘇格蘭的『標準成績評級』及格率,去年錄得4年來首次下跌,當地家教會認為這正是濫抄維基等網站的結果,呼籲在情惡化前,應給學生上『如何正確使用網際網路』的課堂,勿盡信網上看到的東西。蘇格蘭家教會資訊主任哲內爾(Eleanor Coner)批評,『抄網情』反映了目前學生的『走捷徑』文化:『孩子對新資訊科技瞭如指掌,但他們很多時都無法鑑別研究資料真偽。可悲的是現在大部分孩子不是到圖書館翻查館藏資料,而是去問電腦』」,因此,在作學術論文資料的同時,請勿依賴本網,只建議作很粗略的參考資料。

在維基百科發布材料的任何部份或全部都是使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維基百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包含人類所有知識領域的百科全書,而不是一本詞典,網路論壇或其他任何商業性質的網站。
計畫本身也是一個wiki,這允許了大眾的廣泛參與,維基百科是第一個使用wiki系統進行百科全書編撰工作的協作計畫。

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維基百科是一部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內容開放的材料允許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複製、修改,它方便不同行業的人士尋找知識,而使用者也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從而充實自己。

維基百科所有的文本內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發布,它受到自由軟體基金會的領袖、自由軟體運動的先驅理查德·斯托曼博士的大力支持,斯托曼博士是少數幾個在維基百科或Nupedia(另一個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開始之前就提出編撰一個自由的百科全書的人士(觀看他的論文,The 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 and Learning Resource)。

各個語言版本的運作都是獨立進行的,編輯條目時並不受到其他語言版本的牽制,相同主題的條目也沒有強制要從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中翻譯過來,使用機器或網路自動翻譯的文章是不被允許的,但是鼓勵跨語言的編輯者利用人工來進行翻譯,不同的語言版本具有相同政策規範,例如「中立的觀點」,但其中可能有部份細節上的差異,條目文章和圖片在不同語言版本間可供分享,早期是以跨語言連結(InterWiki)的方式分享,後來轉為使用「維基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s),在大部分的語言版本中,翻譯過來的文章僅佔條目總數的一小部份。

主要幾個語言維基百科版本的條目以指數方式增長根據Alexa Internet於2007年10月的網路流量測量服務,全部維基百科版本的編輯次數已達到5億次編輯,而英語維基百科(en.wikipedia.org/)的流量就佔了維基百科總流量的45%(超過2億次編輯),其餘的55%則由其他各語言的維基百科分佔。

以下列出條目數超過15萬的維基百科語言版本(最後更新:2008年6月1日00:00UTC,最新數據請參見Wiki Stats 統計)

請註意,條目數僅是比較不同語言版間的規模的一個範疇,質素和條目量同樣重要,例如某些維基百科版本中,超過半數以上的條目都是由機器人創建的小作品,某些語言版本雖然條目量多,但參與編輯的人數卻比其他版本來的少,例如波蘭語等維基百科的條目數比西班牙語維基百科來得多,但參與者卻較少。

這些守則使整個計劃能夠平穩並卓有成效地展開,以下只是其中的一些守則。

由於參與者擁有不同的意識形態與背景,來自於世界不同的角落,維基百科試圖使它的文章客觀、公正。這並不是說要以"一種"客觀的觀點來表述,而是公平地呈現一個議題所有的觀點。
有一些所有參與者都要遵守的重要的命名常規。
維基百科人使用“討論頁”來討論如何修改文章,而不是在文章中討論。至於一些會影響到很多條目的議題則放在元維基中討論。
有一些不受歡迎的文章,因為它們嚴格地來講並不是百科全書的條目。
維基百科社群有許多受廣泛支持的規則必需遵守。其中最受支持的一條規則是:“如果規則讓您感到緊張和有壓力,讓您不想再參與維基,那麼就忘掉這些規則,做您自己的事兒吧!”("If rules make you nervous and depressed, and not desirou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wiki, then ignore them entirely and go about your business.")。

維基百科是由全球無數志願學者、玩家、學生等等有知識的人共同建築的。計劃的參與者叫作維基百科人。參與者的人數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士。

全計畫中沒有所謂的主編。兩個創立維基百科的人,吉米·威爾士(小型互聯網公司Bomis的CEO)和拉里·桑格,喜歡將自己看作是負責防止計畫走回頭路的普通參與者。

在計畫的最初幾年,桑格是一個受雇用的帶薪職員。他的工作是管理維基百科(和Nupedia);當有意見分歧時,他可以在聽取各種意見後作出最終決定。但是隨著資金的短缺,桑格最終不得不辭職,不過他依然參與維基百科計劃。

吉米·威爾士及全體維基百科人,現在負責桑格之前的部分工作。為維基百科作出過貢獻的其他現在和過去Bomis的雇員包括了Tim Shell,Bomis的創辦人之一,和程序員Jason Richey以及Toan Vo。

維基百科是個民主制、精英制、獨裁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內容,由一般的維基人討論、修改,通常為民主的形式。維基百科的系統裡同時有資深的維基人擔當管理員,負責清除破壞及封鎖惡意破壞者之帳戶。非常敏感的議題,則由吉米·威爾士最後把關。

維基百科最初的構想是在拉里·桑格(當時Nupedia主編)和一個電腦程序員Ben Kovitz於2001年1月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次談話中最早提出的。Kovitz當時是wiki程序的協作開發者之一(現在依然是)。當他在晚餐中向桑格解釋wiki的概念時,桑格立即發現wiki可能是創建一個更開放的百科全書計劃的技術。在此之前幾個月,桑格和他的老闆威爾士,Bomis, Inc. 的總裁兼CEO,討論過如何通過建立一個更開放、輕鬆的計劃來協助Nupedia的發展。

因此桑格立即說服威爾士在Nupedia中建立一個wiki。Nupedia的第一個wiki於1月10日上線,不過在Nupedia的編寫人員中遇到極大阻力。因此,一個新的以“維基百科”(Wikipedia)命名的新計劃於1月15日在wikipedia.com正式啟動。位於聖地牙哥的伺服器和電纜都由威爾士捐獻。

在科技站點Slashdot的三次報導後,維基百科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此外Google一天也會帶來上千人的新流量。

英文維基百科在2001年2月12日達到1,000頁,9月7日達到10,000條條目。在計劃的第一年,有超過20,000條條目被創建,平均每月1,500條。2002年8月30日,已經有40,000條條目。成長的速度從計劃之初就在平穩增長。

隨之而來的就是國際化的維基百科,2001年5月,13個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計劃開始(包括了阿拉伯語、中文[3]、荷蘭語、德語、世界語、 法語、希伯來文、義大利語、日語、葡萄牙語、俄語、西班牙語和瑞典語)。到九月,又有三個語言版本加入了維基百科大家族。到了該年度末,挪威語等另外三個語言版本也宣佈成立。

2002年2月,由Edgar Enyedy領導,非常活躍的西班牙語維基百科突然退出維基百科並建立了他們自己的自由百科 (Enciclopedia Libre;enciclopedia.us.es);理由是未來可能會有商業廣告及失去主要的控制權。同年十月,在維基百科參與者Daniel Mayer(maveric149)及其他參與者試圖重新整合兩個計劃,但是Enciclopedia Libre的參與者投票決定,在維基百科能夠提出一個團圓提案之前,反對重新整合。然而,Enciclopedia Libre的用戶不排除在未來重新合併的可能性,並且希望繼續與維基百科保持聯繫。這場紛爭也引起了關於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的角色的廣泛討論,並且直接導致了非英語維基百科的幾項重大改革。

也經常有破壞者訪問維基百科並大肆破壞該計劃,通常這些破壞都很快被修複,但是對英文維基百科首頁的不斷破壞最終導致首頁被“保護”,以確保只有管理員可以對其進行修改。

2002年3月,用戶ID24開始在英文維基百科發表許多極左文章,關於他的激烈討論最終導致嚴重的人身攻擊,吉米·威爾士最後於2002年4月禁止ID24對維基百科進行編輯(但允許繼續瀏覽)。而經常在德國曆史相關的文章中發表親右翼觀點,並且導致多次爭論的用戶「Helga」,則在2002年9月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

2002年8月,在吉米·威爾士宣佈他將不會在維基百科上刊登商業廣告之後不久,維基百科的地址(域名)從wikipedia.com變為wikipedia.org。

同年10月,Derek Ramsey(Ram-Man)開始使用機器人軟體(bot)自動添加有關美國城市的信息。這些文章都是自動從人口普查報告中產生的。同時,類似的程序還用於部分其他議題。

2002年12月,姐妹計劃Wiktionary(維基辭典)正式開始;它的宗旨是建立一個所有語言的詞典。它與維基百科在同一個伺服器上運行,使用同樣的軟體。

2003年1月,維基百科開始支援TeX數學公式顯示,代碼由Taw編寫。

2003年1月22日,英文維基百科達到了10萬條條目的里程碑,並再次被Slashdot報道,兩天之後,當時第二大的維基百科,德文維基百科,也達到了1萬條條目里程碑。

維基百科所採用的wiki軟體版本是由Clifford Adams編寫的UseModWiki(第一版)。2002年1月,維基百科開始在PHP wiki軟體上運行,並使用MySQL資料庫。Magnus Manske還特別為維基百科專門寫了很多功能(第二版)。之後不久,隨著人流的增加,網站速度明顯下降,到了幾乎無法編輯文章的地步。對軟體的一些修改只能應付暫時之需。然後Lee Daniel Crocker從頭開始重寫了整個程序;從2002年6月開始,一個新的程序開始運行(第三版)。Brion Vibber從此開始負責修補及維護程序以及資料庫。目前所用軟體稱作MediaWiki。

2005年1月,維基百科運行在佛羅里達州的39個伺服器。直至2005年9月,伺服器的數量已增至100多個,分佈全球四個地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9F%BA%E7%99%BE%E7%A7%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88023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