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一般給人的印象,是充滿警覺性、害羞又怕生的。不過在屏東枋山有一家人,四年來飼養一隻野生的麻雀名叫咪咪。咪咪不但每天都會飛到蒙家人的家門口前,等待新鮮的米飯餵食,而且四年來咪咪似乎也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固定到蒙家報到的食客也越來越多。每天下午固定的時間一到,蒙家門口又出現了一批麻雀食客,帶頭的麻雀有個名字叫做咪咪,雖然是野生麻雀,不過蒙家人認得牠,牠也把自己當成是家族成員一般,天天回家報到。咪咪和蒙家人的緣分,得追溯到四年前,當時咪咪還是隻雛鳥,蒙媽媽就開始餵養牠。兩年前蒙媽媽生病了到台北就醫,餵養咪咪的工作由家裡的兒子蒙國雄接手。幾年來跟著咪咪回家報到的麻雀,越來越多了。蒙家人相信,是咪咪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於是帶著一家老小,回到娘家來開飯,不過奇怪的是,一整群麻雀裡,只有咪咪會大方的啄食,蒙家人手上握著的飯粒,其他麻雀頂多還是怯生生叼起米飯,就趕緊閃的遠遠的,害羞又怕生的享受,這頓蒙家門口每天開設的飯局。

台東趕麻雀達人,種植小米的李先生每次快收成時,小米就會被麻雀吃光光,害他損失慘重。他試過稻草人、彈弓、鞭炮,但聰明的麻雀一點都不怕,現在他又想出了趕麻雀的新方法。  李先生很規律地拉動綁滿飲料罐和鍋碗瓢盆的繩子,發出嘈雜的鐵器撞擊聲,就是要讓麻雀不敢接近,看看停在電線上的麻雀,還有屋簷上的,全都虎視眈眈,結實纍纍的小米,趁李先生一個不注意,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飛下來偷吃。  台東這位六十歲的李先生,從一早六點就會準時到田邊報到,一直到傍晚六點半才能走,一天要花十二小時顧稻田,實在是無可奈何。以前用炮來嚇麻雀,起初牠們會怕,但沒多久,麻雀根本不甩你,用稻草人、用光碟片反光,也沒有什麼效果,聰明的麻雀只要你不在那兒就作威作福。  真的沒辦法,最後只好親自趕麻雀,雖然很累很辛苦,為了自家的糧食,就只好這樣跟牠們拼了。(記者陳君毅 王美雅 張夢熊報導)

小動物也會出現令人驚嘆的親情,大陸廈門日前有民眾發現,一隻麻雀被困在電線桿上的線圈當中,動彈不得,令圍觀群眾驚訝的是,小麻雀被困了一整天的過程當中,麻雀媽媽好幾次飛過來幫牠餵食,補充體力,從頭到尾都沒有放棄。

一隻小麻雀的腳,意外纏在電線桿線圈上,無法動彈,這種事情本來應該很難吸引路人關切,但隨後有人注意到,另一隻麻雀不時飛過來,把口中剛剛覓得的食物,餵給受困的小麻雀。

圍觀民眾:「每差不多1小時左右就來一趟,我也是看到2隻鳥,在那裡飛啊飛,我才發現(小麻雀)要不是母鳥給牠吃,牠可能也堅持不到現在。」

令人驚嘆的現象,很快引起當地媒體注意,記者趕到現場,見證了麻雀媽媽,幾次在小麻雀幾乎撐不下去的時候,持續為牠補充體力的畫面,直到下午,電力公司人員終於獲報趕到現場。

只可惜,麻雀母子重逢的圓滿結局沒有出現,小麻雀在救援過程摔到了水溝裡,很快地不見了蹤影,只剩再次覓食回來的母麻雀,獨自徘徊。

住在南投縣竹山鎮的居民陳允洋,29日撿到一隻落巢的「白子」麻雀雛鳥,該隻白麻雀估計只出生數天,母麻雀還在巢中照料其他幼鳥,沒有飛下來救牠的孩子,由於該隻白麻雀無自理能力,陳允洋帶回給予飼料和水。專家表示,麻雀白子和人類一樣是黑色素突變,會落巢可能是遭到兄弟姊妹排擠。

家住竹山鎮社寮知名陳家古厝的陳允洋,災後房屋受損而以烤漆板改建成鐵皮屋,房屋因而有許多空洞,且吸引非常多的厝鳥(麻雀)進駐定居,牠們築巢、下蛋、繁殖,族群日漸龐大。

沒想到五天前,他一踏出家門時赫然見到一隻白色小鳥掉在庭院前,平常也熱心公益、環保工作的他,將小鳥捧起後,原本以為是白文鳥,仔細瞧後才發現牠卻是麻雀白子。

據特生中心中海技中心主任姚正得指出,麻雀白子也跟人一樣是黑色素基因突變所致力機率極低,其落巢有其特殊原因,除體弱外,因長得與它幼鳥不同遭兄弟姊妹排擠也是主因,而母鳥為照顧其他幼鳥通常無法再管該鳥。

現在農民很辛苦,要對抗的不只是天氣的變化,還要對抗肥料價格的上漲。東部今年第一期的稻作好不容易漸漸成熟即將收割,可是在東海岸的族人卻必須每天趕鳥。因為一群一群的麻雀飛來吃稻榖,讓農民忙不過來,大家都忙著趕鳥。

拼命吹起巨大的聲響,阿媽可不是看比賽在加油,而是要保住自己辛苦種的稻米,趕走入侵吃米的鳥類,東部今年第一期的稻縠已如黃金般的鮮艷漸漸成熟就等待收割,不過在東海岸的一對老夫婦,坐在稻田邊與想趁機盜食的鳥群進行一場人鳥大戰。

族人為了要趕鳥群,道具玲琅滿目。鐵皮、長繩、甚至在稻田中插上侯選人的競選旗幟。

幸苦耕作的農作物成熟,鳥要分食是自然的天則,鳥在這裡被趕,馬上又飛到另外一個地方吃米,趕也趕不完。也形成東海岸台十一線旁在這個季節經常可以看到的畫面。

麻雀是典型的親人種,活動於人類活動較多的環境,它們的棲息所和覓食地常就在城鎮村落中,但本物種僅見於平原,山區難見它們的身影。因為麻雀非常近人,僅在有人類活動的環境出現,因此有人形象地將他們稱為“會飛的老鼠”。

麻雀體形較小,體長僅為14釐米左右,體形短圓,具有典型的食谷鳥特征。麻雀雄雌同形同色,頭頂和後頸為慄色,面部白色,雙頰中央各自有一塊黑色色塊,這塊黑色的小臉蛋是鑒別麻雀的關鍵特征,同屬的山麻雀與本物種形態非常接近,區分他們主要依靠的就是這一特征;面部的白色延伸至後頸,在麻雀頸部形成一條白色圍脖;頜部和喉部黑色,有研究指出,在群體中地位越高的個體喉部的黑色區域也相應越大,黑色也越飽滿;上體褐色,具黑色斑點,所有飛羽、小覆羽、初級覆羽均為黑褐色;具兩道污白色翅斑;尾羽褐色;下體污白色;虹膜為深褐色;喙呈圓錐形,比較粗壯,呈黑色;足為粉褐色。

麻雀是雜食性鳥類,根據一年中節令的不同會取食不同的食物,春夏季節昆蟲活動頻繁,植物較少結出果實,麻雀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昆蟲,而秋冬季節,各種植物包括人工種植的作物結實,昆蟲活動逐漸減弱,麻雀的主要食物則為各種植物的種子、果實,尤以各種作物為主;近年來在城市中生活的麻雀早已充分適應城市生活,學會尋找人類丟棄的殘羹冷炙,獲得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後上述的季節差異就逐漸淡化了。

在歷史上曾經就麻雀的食性發生過激烈的爭論,毛澤東根據主觀經驗認為麻雀以穀物為食,嚴重地影響了農業生產,因而將麻雀“欽定”為四害之中的老四,在中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打麻雀運動,一時間包括麻雀在內的很多雀形目小型鳥類遭到了滅頂之災,很快這種人工干預生態環境行為的不良後果開始顯露,由於大量麻雀和其他小型鳥類因為消滅麻雀運動而喪命,農田蟲害嚴重,農業生產遭到嚴重影響。不久包括鄭作新在內的很多鳥類學者通過野外研究,證實了在麻雀的食譜中,人工種植的穀物僅占不到50%的比重,他們的研究成果甚至發表在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人民日報》上,這是絕無僅有的。1959年11月29日,毛澤東主席批示:張勁夫的報告印發各同志(註:作為杭州會議文件,印發給與會者)。次年3月,毛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

麻雀的繁殖開始於每年的3-4月間,它們的巢多用草莖、枯枝等搭建,巢址常選擇在天然或人工的洞穴中,有時甚至將巢住在空調室外機中、煙囪中、熱水器排氣管中,這常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麻煩。本物種每巢產卵5-6枚,卵殼呈白色並有斑點,孵化期12天左右育雛期的親鳥會捕捉大量昆蟲。

本物種繁殖能力很強,種群數量巨大,因而未列入瀕危名單。但必須關註的是近年來本物種的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麻雀甚至已經完全消失了,究竟是什麼具體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尚不得而知。現麻雀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任何捕殺、出售、食用麻雀的行為,均屬違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88023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